
喜报!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被认定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
近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认定名单,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简称“超分子工坊”)牵头建设的浙江-以色列自组装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载体是浙江省深入实施全球科技精准合作行动,参与国际创新协同治理的重要平台。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围绕我省“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聚焦微电子与光电子、结构生物学及关键生物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双碳与环保技术等领域,地方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将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浙江-以色列自组装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由科创中心超分子工坊和特拉维夫大学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携手搭建,聚焦新型分子构筑技术、微纳生物医疗器械和智能功能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自组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一流人才队伍、搭建一流科研平台,探索自组装功能材料的成果转化之路,努力实现面向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和生命健康领域的自组装功能材料的产学研结合,推动我省在功能材料的自组装制造与集成科研水平的整体
more

杰青邀请报告 | 谭斌教授来访!杰青教授分享“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
2022年12月14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以下简称“工坊”)执行院长黄飞鹤教授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主任谭斌教授来访工坊,并进行了题为“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的邀请报告。谭斌教授实地参观了工坊研究平台与文化长廊,高度赞扬了工坊的建设成效。参观结束后,谭斌教授与工坊所有青年PI进行了会议交流,深入了解工坊科研工作内容,对青年PI的工作表示了赞许。随后,谭斌教授于科创中心5B101会议室作报告分享,来自科创中心不同科研平台的35位科研人员(含PI、博士后、工程师)与会交流。在报告中,谭斌教授介绍了其在探索有机催化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领域过程中有趣的发现,并分享了自己如何攻关探索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在提问环节,黄飞鹤教授、李昊教授、郭庆辉、李光锋等多位PI老师以及博士生吕金泽针对报告中的学术问题与谭斌教授进行了热烈的问答交流,谭斌教授最后也表示,与工坊的此次交流他自己也深受启发,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more

第一届超分子·学术之星来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着力造就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精神,深入挖掘和表彰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以下简称超分子工坊)中的学术科研先进典型,超分子工坊于12月10日开展了第一届“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课题组推荐、现场评审、场内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王端超、肖雪东、肖丁、刘婷和周萍5人“学术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超分子工坊“学术之星”评选活动旨在鼓励和表扬在科研学术工作突出的同学,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为工坊和课题组学术探讨、互助共进提供交流平台,激励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勇攀科学高峰!学术之星相关信息直达:王端超:王端超|Duan-ChaoWang(zju.edu.cn)肖雪东:肖雪冬|XuedongXiao(zju.edu.cn)肖丁:肖丁|DingXiao(zju.edu.cn)刘婷:刘婷|TingLiu(zju.edu.cn)周萍:周萍|PingZhou(zju.edu.cn)
more

走近超分子工坊 | 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何永富董事长一行来访!
2022年11月24日下午,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永富一行调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仔细了解科创中心目标定位、平台建设、科研进展等情况。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小乐、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军、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陈丹、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应用技术平台主任邢浩、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环氧平台主任桑广义;科创中心副主任方磊、超分子工坊负责人黄飞鹤教授及其他PI、工程师陪同调研。何永富董事长一行实地参观科创中心展厅、先进半导体研究院、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简称超分子工坊),并听取合作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深入了解合作项目成员如何依托自身科技成果和资源优势助力项目发展。何永富董事长不仅对超分子工坊的建设历程、研究领域、实验条件及科研进展等重要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超分子工坊建设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希望超分子工坊继续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more

喜报!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两项“尖兵”“领雁”参与项目获批
2022年11月22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度第一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公示结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以下简称工坊)2项参与项目获批。其一为执行院长黄飞鹤教授作为重要参与人,与杭州之江有机硅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集成电路芯片胶(阻燃导热屏蔽多功能固晶用)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项目;另一为王端超博士后作为参与人,与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新型环境友好转光复合膜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这是工坊首次参与到“尖兵”、“领雁”项目中,对工坊在技术攻关、应用探索方面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了工坊新突破!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more

喜报!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再获三项博士后基金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陆续公布2022年度基金获批名单,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王端超、王孟宾博士获批第72批中国博士后基金支持,王端超博士同时获批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2022年度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热烈祝贺两位优秀的青年人才!新闻+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王端超,山东临沂人,工科博士,2021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来源的纳米纤维素的化学修饰及其在能源和传感器中的应用,2021年10月加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庆辉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现致力于天然分子的绿色石墨化新型化学策略开发。王孟宾,山东聊城人,201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
more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走进陈志杰的新材料世界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简称工坊)陈志杰研究员榜上有名!“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发布仪式左二为陈志杰陈志杰到底因为什么而入选,他的“黑科技”又有什么神奇之处,未来他将在科创中心开展什么有趣的工作呢?1克!7000平方米!他用超多孔材料储存氢气入选MIT“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陈志杰研究员主要靠的是一种神奇的新材料。他通过从分子层面构建多孔结构合成的这种新材料,每克表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克只有花生米重量的物质,表面积竟然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作为目前吸附储气功能最强的材料之一,此材料已经被成功运用于高性能氢气和甲烷储存,而这都是此前传统技术和材料无法实现的“超能力”。“我研究的是新型多孔材料,”陈志杰说,其实人类利用多孔材料的历史非常悠久,传统合成的多孔材料主要包括分子筛和活性炭,这两类材料都已广泛运用于工业催化、吸附等生产生活领域,而陈志杰研究的功能晶态多孔材料则可应用在更细分的特殊领域。“比如碳捕集、空气中水富集、不对称催化、吸附分离,我们
more

走近超分子工坊 | 之江同心•经济圆桌论坛专家来访调研
2022年11月7日下午,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浙江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叶正波等48位之江同心•经济圆桌论坛专家来访调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简称超分子工坊)。本次调研由科创中心党工委书记傅方正陪同参观。本期之江同心•经济圆桌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材料先行——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展开讨论交流,促进新材料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助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论坛专家一行实地参观了科创中心展厅、超分子工坊等科研平台,着重了解了科创中心在产学研合作、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方面的工作,充分肯定了科创中心的建设成效,并与超分子工坊青年PI进行了简短交流。调研结束后,超分子工坊执行院长黄飞鹤教授、双聘研究员陈志杰与科创百人李光锋前往论坛进行汇报交流。
more

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2022年11月1日下午,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在执行院长黄飞鹤教授带领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参会人员包括工坊PI老师、运营工程师等共计12人,会议由黄飞鹤教授主持,会后工坊成员作交流发言。会议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研平台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黄飞鹤强调,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增强政治自觉,立足新时代以培育人才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把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要求。深刻领会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意志,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刻领会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意图,打造具有工坊队伍特色的知识创新学派,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科教贡献、提供战略支撑。
more

2022年第三季度实验室安全培训会
为进一步规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以下简称超分子工坊)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实验室安全,超分子工坊于2022年9月28日召开第三季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会,由楼莹莹工程师负责讲解,工坊科研人员共计约30人参会。本次会议着重强调了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更新的违规扣分明细表,危险化学品的解读及科创中心对危化品的管理办法要求,并对近几年学校发生的安全事例进行了回顾,以此拉紧科研人员的安全防线。共同学习灭火器使用操作,提升应急能力,增强应对水平。与此同时,本次季度安全教育培训会指出近期安全检查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进一步强化科研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超分子工坊采取定期检查和课题组日常抽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实验室日常检查制度,消除隐患,继而有序推进超分子工坊实验室安全建设。
more

恭喜!超分子工坊王冷博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
2022年9月25-29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于安徽省合肥市召开。超分子工坊李昊、陈洪亮、王玉平3位老师参会,王冷等3位博士后参与墙报展汇报。其中,陈洪亮课题组博士后王冷在171组墙报展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届会议的优秀墙报奖。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承办。大会以“合成创造价值、分子改变世界”为主题,邀请多位国内外有机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和邀请报告,交流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促进我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会中,李昊老师受邀进行了“由分子内作用力调控的三维分子的精准自组装”主题报告,和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交流。博士后王冷进行了“大环单分子电路的构筑和性能调控”的墙报展示,荣获优秀奖(获奖比例7%),陈芬儿院士进行颁奖。
more

喜报!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获批两项博士后基金
2022年6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2022年度博士后基金获批名单,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王磊、韩叶强博士获批第71批中国博士后基金支持。热烈祝贺两位优秀的青年人才!新闻+王磊,山东菏泽人。2021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2022年1月加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张浩可老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现致力于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簇发光材料开发。韩叶强,浙江绍兴人,2016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浙江大学史炳锋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于钯催化亚甲基碳氢键不对称官能团化。2021年,加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黄飞鹤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致力于共轭大环结构的设计、合成与表征。